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那些敢于表达自己的孩子,未来都不会太差

时间:2020-11-26   浏览量:2974    作者:

杨澜说:

“富养孩子,有一件最重要的事,就是教会他敢于表达自己。”

深以为然。

每一个父母,都想养出一个自信阳光,灿烂快乐的孩子。

但只有在充满爱和宽容的养育环境下,才能培养出有勇气,有能力表达自我的孩子。

之前看过一个视频,一个小孩因不好好学习,被妈妈一顿“胖揍”后,十分委屈。

在爸爸回来后,反复哭着质问,“你会挑老婆吗?”

爸爸看向一旁的妈妈,笑哈哈地对儿子说,“我会的!”

外婆赶来替妈妈打抱不平,“那我把女儿带回家了,让你爸爸帮你找个新妈妈吧!”

萌娃听后大声哭诉,“还有这么凶的外婆!天呐!妈妈这么凶,就是跟你学的!”

孩子哭得很伤心,一家人却因他的话差点笑疯,尤其是被“嫌弃”的妈妈开心地录下了这段视频。

视频只有1分钟,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幸福家庭的模样。

爸爸妈妈全程笑着看孩子发泄委屈,他们没有以大压小,更没有制止孩子的语出惊人。

允许孩子敢说话,孩子的内心才能在成长中,从无序走向有序。

《不完美的她》中的穆莲生,就是一个不敢表达内心真正想法的孩子。

明明很想和妈妈单独在一起,却还是做了懂事的小孩。

明明受到妈妈新男友的虐待,全身都是伤,可还是会笑着和妈妈说“妈妈开心我就开心”。

哪怕后面他遇到了待她如亲女儿一般的林绪之,她还是下意识地隐藏自己真正的想法。

明明自己不想穿白色公主裙,但嘴上依然说着“喜欢”。

如此小心翼翼的莲生,让人心疼。

莲生本应该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,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性格,与她母亲有着很大关系。

莲生妈妈明知自己的新男友虐待女儿,但是却毫无不作为,这让莲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活着。

哪怕遇到对她好的人,她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想法,害怕一旦说错了,做错了,爱就消失了。

都说,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模样。

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忽视,让孩子无法表达真实的自己。

无论是情感还是物质,一旦父母长期不在意孩子的需求和感受,慢慢地,孩子便不会说了。

因为孩子知道,就算说了,也没有用。

孩子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,更多的在于父母的态度。

明星朱雨辰在面对自己母亲的各种安排时,他哪怕不喜欢,也不会去拒绝。

有一次妈妈做了鸡毛菜,他明确地说了自己不想吃,可是妈妈却不管,还给他看自己做菜时受伤的伤口。

面对这样的压力,朱雨辰大喊:“你会把我搞死!”

可妈妈依旧不为所动,最后朱雨辰妥协了,把鸡毛菜和面弄在一起,硬生生吃撑了。

明明不喜欢,却要强迫自己接受,真的让人心疼。

同样是不喜欢,同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果果妈妈接受了孩子的拒绝,朱雨辰的妈妈却选择了忽视。

可见,父母面对孩子的态度,对孩子有多重要。

那些不被父母接纳个人需求的孩子,心里最苦。

其实,很多时候孩子不敢向父母开口,是怕父母伤心。

因为他们知道,父母做事的出发点都是希望他们好。

《少年说》中一名初二的男孩,从小学开始被妈妈要求每天吃1个苹果,吃了6年,一共2190个。

上了初中苹果不用吃了,又要每天吃一个鸡蛋,最后他实在吃不动了,在天台上对妈妈说出了自己的需求:

“妈,虽然苹果和鸡蛋都很有营养,但我真的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”!

听到儿子的想法,妈妈先是笑着解释,是苹果和鸡蛋让儿子长这么帅的,然后痛快地答应了请求。

整个沟通需求的过程,妈妈和孩子之间都是轻松的。

一个大胆地说,一个耐心地听。

不得不说,这才是亲子之间沟通需求的正确模样。

当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时,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倾听。

只有你认真地对待孩子的需求,一同讨论结果,孩子才信任父母,遇事才会敢说。

而敢说的孩子,才不会委屈自己,才会积极地面对生活。

那些敢于表达自己的孩子,未来都不会太差。

为什么家长要让孩子敢说,并且认真对待他们的需求?

因为从小能够主动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的孩子,这对他未来的工作和人际交往有着很大的作用。

所以,家长们一定多多关注孩子的需求表达。

不过分强调遵从,而是注重孩子的个人想法。

当然,这不代表孩子所说的需求,家长就一定要配合。

当孩子提出需求时,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说清理由,评估过后进行沟通和决策。

耐心地听,温柔地问,二者结合,既是对孩子的关爱,亦是对孩子尊重。

允许孩子没大没小地嘴“毒”,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,是为人父母的气度和智慧。

汪曾祺先生曾在他的《多年的父子成兄弟》一文中说:

“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,充满人情味的家庭,首先做到没大没小。父母叫人敬畏,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。”

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话语权,孩子才会有敢说、愿意说的勇气。

那个嘴“毒”的孩子,往往是得到了更多自由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