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聪明的父母,都懂得这样奖励孩子

时间:2022-05-29   浏览量:1086    作者:

在电影《小红花》中,由于父母很忙,男孩方枪枪被送到了寄宿制幼儿园。

老师根据小朋友的表现,决定是否奖励或扣除小红花。

方枪枪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得到了小红花,只有自己没有,很失落。

当老师告诉他怎样做可以得到小红花时,他充满了期待。

方枪枪努力自己穿衣、按时排便,但因没洗手被扣除了小红花,这让他很气馁。

后来方枪枪彻底放弃了小红花,成为淘气捣乱的孩子。为了惩罚方枪枪,老师不许任何人和他玩。

重获自由后,方枪枪不想继续这样的生活,便逃了出去。讽刺的是,刚好有婚娶的一队人经过,男子的胸前都挂着一个大红花。

方枪枪以为逃离幼儿园就能逃脱了小红花,却不想小红花会出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。

小红花只是看上去很美,它能带给人面子和荣耀,却不一定能带来幸福和快乐。

儿童教育学者李跃儿说:

小红花本身没有意义,我们却拿这种东西引起孩子的竞争,将孩子的兴趣转移到这种没有用的东西上。

他们长大以后会为了分数和考试学习,不能很好地享受学习的过程。人不能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,生命质量就会降低,也很难将事情做好。

从一定程度上来看,积分、成绩、奖金等外在形式的奖励都是小红花。

奖励,虽然可以带给孩子被赏识、被肯定的感觉,促使孩子改善行为,但是不当的奖励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问题。

心理学认为,人的种种行为都有其内在驱动力,如饿了要吃饭,渴了想喝水。

这些内部动机,会使得人自发去做事。它具有主动性。

但外部动机,如环境的胁迫、他人的催促、利益的诱惑,则会将我想要沦为我应该要的模式。

它会形成外部动机——行为——外部动机——行为的循环模式,使得我们的行为被外部因素操控,最终沦为外力的奴隶。

当你将劳动和奖励挂钩,孩子就会对每项家务明码标价;

当你将成绩和奖励挂钩,孩子就会只看成绩,缺乏动力;

当你将付出和回报挂钩,孩子就会耿耿于怀,分毫必争;

当你将人生目标将房子、车子挂钩,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变得物质、世俗。

而最重要的危害是,当奖赏变成条件,孩子就看不到父母真正的爱。

这种有条件的爱,会让孩子觉得,家人对自己的爱和付出,都是我付出后换取来的

交易绑架带来的损伤,不仅仅是孩子的是非观,更重要的是危害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。

美国知名育儿作家埃尔菲·科恩提出无条件养育,他认为:

有条件的养育是以惩罚和奖励为基础的。你这样做了,我就爱你

而无条件养育,拒绝操纵,崇尚接纳:无论你是什么样,我都爱你

尽管我们常说,为了孩子,愿意无条件付出。

但真正的养育过程中,我们的爱常常带着预设,或说是带着期待,而这些期待和预设其实就是父母们内在匮乏感的投射。

当奖赏变成条件,对孩子来说就不是真正的被肯定和欣赏。而背负着有条件的爱的孩子,成长的每一步都压力重重,自然举步维艰。

成长,需要内在的生机,即认为自己可以的这份勇气与自信。

这是无论是用奖励给予爱,还是用惩罚撤回爱,都无法催生出来的内在驱动力。

那如何做,才避免有条件的养育对孩子的伤害呢?

科恩教授给出了办法:向孩子传达一种,不含评价意义的正面态度。

这既可表达我们的认可,也能保护好孩子的内在动机,让他发自内心地做出一些好表现。

捕捉兴趣点,唤醒内驱力

教育讲究因材施教,让爱好画画的孩子肆意涂鸦,比逼着他们用铅笔替代画笔去做计算题,更让孩子投入其中。

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,切实的点燃内部动机,用行动鼓励孩子在感兴趣的事情上发挥特长。

正面强化是用开放式的积极引导,激发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。

发挥精神奖励的激励效果

德西效应认为,过度的奖励会损耗个体持久的热情。但并非因此就不能奖励孩子,转换形式和方式,用合理的鼓励,可以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,激励行动热情。

例如,当孩子练琴时,弹一首曲子奖励一颗糖,不如换成正向言语激励来夸奖他:虽然曲子有点难,但我看到你克服恐惧,成功把它拿下了!我为你这份坚持感到骄傲。

心理学家威廉·杰姆士曾说:

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。

比起物质奖励,精神上的鼓舞会更能激发孩子的内部动力。注视着孩子双眼,面带微笑的鼓励,会让激励值翻倍。

引领价值观,控制奖励频次

物质奖励也可以有,但尽量围绕孩子的生活学习展开,例如奖励爱看书的孩子一套他期待的图书,为爱运动的孩子购置运动器材,让孩子看到你爱他所爱,如他所愿。

奖励要把握以精神奖励为主,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。

同时,让下一次的奖励不确定会发生在什么时候,因为什么事情,永远让孩子意想不到,使他充满期待。

孩子才会感受到——

父母并非因为某件事的结果而奖励他,而是奖赏他的主动性、自制力等积极品质和态度。从而体验到自己也能做好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。

教育无他,唯激发孩子内心的小宇宙

比起用奖励为饵,拉着孩子往前冲,不如让孩子找到愿意为之奔跑的目标。

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在赛道旁给他加油打气、做好后勤,然后看着他一骑绝尘,在视线里越跑越远,跑出自己的人生

《爱与自由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

儿童必须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;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;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。

孩子获得足够的爱与自由,便能逐渐成为一个独立自觉的人,以平常心面对包括奖励在内的任何事物。

属于自己的奖励,积极去争取;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没有奖励也没有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