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懂得适时闭嘴,是父母教育成功的第一步

时间:2022-07-01   浏览量:1034    作者:

有人说,所谓情商高,就是学会适时闭嘴。

我想,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孩子。“教育商”高的父母,就是懂得适时闭嘴。

很多时候,“不说”,比“说”更难做到。

什么是父母最常做,又常常后悔,但仍然一次次重蹈覆辙的事?

当属朝孩子发脾气,大吼大叫。

多少伤人的话,就因为父母不懂闭嘴,在脱口而出的那一刹那,扎了孩子的心

当孩子在专注做某件事时,如果父母总是出声干扰,就会打乱孩子玩耍、学习的节奏感和内心的秩序感,严重破坏专注力。

比起无休止的唠叨和事无巨细的照顾,安静的陪伴和得体的退出,更能让孩子在独处中成长。

一位班主任曾经在演讲中,分享过一个得意学生的故事:

这个学生从小就是学霸,不管什么科目,成绩总是能够名列前茅。

不仅如此,就连课余的一些兴趣爱好,乐高、书法、绘画等,他也总是比其他孩子学起来更快,更容易上手。

班主任曾让他妈妈在家长会上分享“教育心得”:

“我们其实什么都没做,就是平时在家里尽量少说话,不干涉,不打扰。

做父母的,管住了自己的嘴,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托举了。

妈妈的一番话,令人茅塞顿开。

适当闭嘴,才是父母成功教育的第一步。

记得一位校长说过:

“孩子只要有这两项能力学习就不会差:一个是专注力,一个是记忆力。”

但大多数时候孩子的专注力不是靠培养的,而是需要我们保护出来的。

而保护孩子专注力最重要的,就是需要我们学会闭嘴,做到不打扰。

看过综艺《新生日记》后,我一直对姜潮印象深刻。

姜潮的妈妈,是一个时刻担心孩子的母亲。

从小到大,她一直跟在姜潮屁股后面照顾他,叮嘱他。

直到姜潮结婚生子,妈妈依然会把“注意安全、好好吃饭、不要乱玩”挂在嘴边。

就连和妻子一起学瑜伽、做头发、上护理培训班,妈妈都是形影不离地陪着。

连姜潮自己都说,妈妈的过度担心让他变得自理能力很差,胆子小,什么都不敢尝试。

心理医师苏珊·沃德教授说: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,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。

当父母因为过度担心,而总是用一些消极的语言不断提醒和暗示孩子之后,就会让孩子的大脑不自觉向这种暗示靠拢。

那么,这些担忧就会慢慢控制他的思想,影响他的行为,最后“怕什么,来什么”。

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“自证预言”。

消极暗示就像一个“诅咒”,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应验。

想成就孩子,还是毁掉孩子,全看父母的嘴。

为人父母,我们都很急,急于让孩子做对,急于让孩子成长,急于让孩子变完美,可我们却忘了:

成长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。

如果替孩子屏蔽掉了所有困难,其实也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。

为人父母最大的远见,就是不急于替孩子纠错,允许孩子试错。

我想起《父母效能培训手册》中的一个事例:

教练引导孩子们做情绪管理闯关:

当被问到:“心里饱受委屈时,如何处理?”

“放在心里”居然是大部分小朋友的共同选择。

当教练加以引导时,说要不要找父母倾诉下时,孩子们却一致回答:

“跟他们说也没用!”

生活中,习惯了对着孩子碎碎念的父母不少,愿意坐下来安静听孩子说话的父母,则少之又少。

孩子需要一颗苹果,父母却给了他们一车的香蕉;孩子需要倾听,父母却给了他们一大堆的说教,还说这都是父母的爱。

这样的爱,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。
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一书中说:

“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,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。”

睿智的父母,都懂得在孩子面前先听后说、多听少说。

朱自清在《沉默》中说到:

“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,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——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?”

想要成为优秀的父母,就一定要学会“闭嘴”。

刚学会走路的孩子,他的脚步不可能和我们一样平稳快速,我们能做的就是:

少说话,多陪伴,用无声的支持,让孩子获得披荆斩棘的底气。

所以,亲爱的爸爸妈妈们:

“嘘,别说话!默默看着孩子,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长大吧!”

适时闭嘴,不是让父母不作为,而是尽量让说出的话是充满爱与尊重、理解与接纳的,其余的就付诸行动,让孩子看到正确的榜样。

你想让孩子学会什么技能,那就耐心演示给他看,而不是只会责怪他做不好;

你想让孩子养成什么习惯,那就自己先做起来,而不是一直催促唠叨;

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那就努力去做那样的人。

这样的教育,“无声胜有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