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孩子总是爱发脾气,父母该如何应对?

时间:2020-02-22   浏览量:1540    作者:原创

要问大家,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什么最让我们不能忍受?我猜想,一定是孩子的哭闹、情绪和坏脾气。孩子闹情绪轻则让父母烦躁,重则让父母疲惫不堪。

三岁之前,我们还能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,比如孩子初学说话时,父母能够不厌其烦一遍遍帮助孩子纠正发音,学走路时,能够一次又一次鼓励孩子重来。

三岁至六岁之间,属于“熊孩子”期,孩子的自主意识提高,与父母对抗的频率明显提升。而遇到孩子哭闹耍脾气,父母一般很少能一遍又一遍安抚,更做不到无条件接纳,甚至有的父母,听到孩子的哭声就烦燥,更不能允许孩子发脾气。

小孩子爱发脾气,是很正常的成长现象,不应该被视为“洪水猛兽”,关键在于父母会不会正确处理。

智慧的父母,可以把孩子发脾气变为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,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与情感连接,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,父母自身也能得到反思与成长。

曾经在一个公园看到这样一幕:

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,妈妈不给买,孩子就在原地不走,大喊大叫。妈妈可能觉得十分丢脸,拉起孩子的衣服把孩子拖着走,一边拖一边骂,孩子吓得哭。

现实生活中,不允许孩子表达情绪的父母太多了,对孩子发脾气有一种偏见和误解。

在父母面前、家庭里面,是一个人最信任、最有安全感的地方,如果父母都不允许孩子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情绪,那么孩子的情绪该如何安放呢?

其实,孩子会在父母面前释放情绪,表现出有脾气的一面,反而心理会更健康。

有些孩子温顺乖巧,总是让父母满意,从不乱发脾气,却可能是内心自我压抑的假象,长此以往就是给以后的行为埋下隐患。

当孩子发脾气时,父母允许孩子表达,不粗暴地否定、制止、讲大道理,和孩子一起面对情绪、接纳情绪,才是第一重要的事。

比如孩子想买玩具不走,那位妈妈首先应该和孩子共情,表达理解:“我知道你很想要买那个玩具,妈妈不给你买,你很生气。”

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的、被接纳的,也能认识情绪,知道是怎样产生的。

二话不说就粗暴地制止孩子、惩罚孩子,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,给孩子造成隐形的伤害。

看到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

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爱发脾气,任性,就给孩子贴上“不听话““不懂事”的标签,这是不对的。

每个人的情绪产生一定是有原因的,孩子也不例外,不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。

很多时候是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,总是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,孩子不知道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,只有选择用发脾气的方式。

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,不要比孩子还激动,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,表示理解,学会聆听,引导孩子表达,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
是抗议家长的控制欲?是保护自己的界限?还是为了吸引家长的关注和爱?

当看到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,才是真正看见孩子。

此外,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规律是不一样的,在某些特殊的年龄段,孩子会表现出特殊的需要,这一点需要家长多理解和包容。

接纳孩子的情绪,不等于认可孩子的行为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。

有些孩子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,比如不想吃饭、想买玩具、想多吃几个冰激凌、多看一会电视,就用发脾气的方式让家长满足自己。

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坚持原则,让孩子认识到:你的情绪,爸爸妈妈可以接纳,但是不好的行为必须被规范。

比如,你可以生气,但是不能打别人;你可以伤心难过,但是说好一天只能看那么长时间的电视,就必须遵守规则······

父母不轻易妥协,才能让孩子明确是非、行为有规矩、养成好习惯。

此外,父母还需引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情绪。情绪的表达方式也需要被规范,不能伤害自己,也不能影响别人。比如可以打枕头、听听喜欢的音乐、阅读、练字等,都是很好的方式。

父母有原则、正确引导,会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情绪、控制情绪。

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,我们首先应该反省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。

如果孩子爱发脾气、情绪化,父母更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,日常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学会和家人好好说话、平和交流沟通。

孩子在好的榜样带领下,以及温暖平和的家庭氛围中,会更容易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,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。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。

要问大家,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什么最让我们不能忍受?我猜想,一定是孩子的哭闹、情绪和坏脾气。孩子闹情绪轻则让父母烦躁,重则让父母疲惫不堪。

三岁之前,我们还能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,比如孩子初学说话时,父母能够不厌其烦一遍遍帮助孩子纠正发音,学走路时,能够一次又一次鼓励孩子重来。

三岁至六岁之间,属于“熊孩子”期,孩子的自主意识提高,与父母对抗的频率明显提升。而遇到孩子哭闹耍脾气,父母一般很少能一遍又一遍安抚,更做不到无条件接纳,甚至有的父母,听到孩子的哭声就烦燥,更不能允许孩子发脾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