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孩子多大分房睡?这是我见过最靠谱的答案

时间:2020-05-22   浏览量:1869    作者:

 

前几天,有新手妈妈和我们说:儿子 3 岁半了,尝试分房睡一个月了,依然没有成功,只要我一离开他的床,他就嚎啕大哭,还养成了睡前咬指甲的习惯。

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分房睡的好办法?

睡前咬指甲?孩子怕是在用这种方式缓解紧张带来的焦虑啊,而且孩子才 3 岁半,为啥要着急分房呀?

这位妈妈解释到:我家是儿子,总跟我们一起睡容易性早熟。网上说了,3岁以后必须要分,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。这时候不分,以后就晚了!

还给我们丢来了相关报道的截图 

孩子大了需要分房,可什么时候,晚一点分房竟成了各种问题的源头?

连分房睡的年龄都要一刀切,这未免也太教条主义了。

美国有一个关于亲子共眠的长期跟踪调研,他们对200多个家庭的孩子,分别在6岁和18岁的时候,进行了认知、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估。

结果显示,不管是5个月、3岁,还是5岁以后分房睡的孩子,都没有出现因亲子共眠而导致的问题。

没有任何研究,证明亲子共眠有负面的影响,除非它是有心理问题的家庭关系的一部分。

不要再把没有准备好的孩子,往外推了。那个哭着闹着不想分房睡的孩子,在独自面对黑暗和害怕的时候,该有多无助呀

育儿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,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同,没必要为了一个所谓的标准,就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。

对于孩子来说,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,强硬的分离,只会让他们更加恐惧和焦虑。

所以,即便是想要分房睡,也要一步一步慢慢来。

闺蜜说,她女儿到了7岁还不愿意自己睡。虽然他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地引导,但孩子就是软硬不吃。

去年,孩子8岁生日,闺蜜为女儿庆祝完生日之后,感慨地对她说:「妈妈6岁的时候,有一天,自己决定要一个人睡,就这样抱着被子去睡了。」

「真的吗?」女儿听完后想了想。

「那我决定,后天开始自己睡。」

原本,闺蜜并没有把孩子说的话当真。可没想到,到了那天,她果然抱着小枕头和被子,去了自己的房间睡觉。

就这样,这一天很突然地就到来了。以至于她既惊讶又不舍:「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难舍难分,反倒是我有些失落。」

可见,只要孩子准备好了,迟早都会踏出分离的这一步。所以,我们又何必急在一时呢?

并不是每一个孩子,都能够在3岁、5岁的时候,从容应付床底和心里的「小怪物」的。这个时候,和爸爸妈妈一起睡,可以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。

这种安全感,恰恰是在为他们积攒勇气和力量,为下一步的独立做准备。

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同,有的孩子早,有的孩子晚。在他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,我们不妨放下焦虑、顺其自然。

而当孩子准备好分房睡之后,我们只需要坦然地放手。

虽然几岁分房睡,并没有一定的标准,但是,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帮助,让他们能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。

1潜移默化地为孩子「打预防针」

用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,为他们提前灌输独立入睡的思想,比如:讲绘本、看动画片就非常不错。

至于怕黑,是小孩子的「通病」,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绘本,来打败他们心底的「小怪物」。

当孩子的心被光明照亮时,就再也不会害怕了。

2让孩子参与,一起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

邀请孩子一起装扮自己的房间,无疑是件快乐的事,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。

比如:

一起设计床、书桌等家具的摆放;

挑选孩子喜欢的床单、被套;

在床上摆放一些他们最喜欢的玩偶;

……

熟悉而温暖的氛围,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自己一个人睡。

3不焦虑、不教条,允许孩子反复

我儿子是从分床睡过渡到分房睡的,但即便如此,他还是有些害怕。

于是,我每天都会在睡前和他一起亲子阅读,再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,然后告诉他,不管什么时候,只要他害怕都可以叫我:

「妈妈的耳朵可灵了,不管多晚,我都能听到你的声音。」

他半信半疑地接受了,在试过几次都得到了我及时回应之后,他就坦然接受了。

可见,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,用语言和肢体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,就能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。

当孩子做噩梦、出现反复要追着妈妈睡的时候,也不要强行制止。及时安抚,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,等他们积攒了足够的勇气,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
无论孩子是否如我们所愿做到,还是孩子在短暂成功后行为倒退,家长都不必指责。

因为,只有孩子们相信,回头时「爸爸妈妈一直都在」,他们才可能,鼓起勇气,再次上路。

哪有人天生会当妈,育儿路上我们难免会犯错。

如果说,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,我想那也只有遵循母婴发展的自然规律了。

在磨合中,放弃标准,不断看见孩子的内心和真实需要才能帮孩子更好地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