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最好的教育都是相似的:父母不焦虑,孩子被接纳

时间:2023-05-08   浏览量:765    作者:

当下,有许多父母常常处于焦虑中,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,自己孩子也要学什么,别人家孩子有什么,自己孩子也要有什么。

从来不管孩子是否需要,是否适合;还有一些家长一生都在为子女服务,忙忙碌碌,自己却从未真正活过。

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很常见的两种误区。

家长们费劲心血,培养出来的孩子却不懂得感恩,反而觉得父母管束太多,自由选择的空间太少。

这一切并不是我们想要的!

如今,提倡做智慧父母,势在必行。

人民大学学者曾在“双减”后做了一项研究,发现孩子的学业负担确实降低了,但父母的焦虑症状明显上升,增幅约12.8%。

当初“鸡娃”风盛行,许多父母想尽办法、倾尽所有帮助孩子找资源,不让孩子“输”给别人。

如今失去了“鸡娃”的渠道,孩子一下子变轻松了,可压在父母肩上的担子却变得更重。

就像网友说的,本来“读好书——上好大学——找好工作——有好的生活”是大部分普通家庭成本最低、概率最高、方法最可靠、规则最公平的路径。

一旦孩子学习状态不好,考试不理想,一连串毁灭性的念头接踵而来。

永远不满孩子的现状,总在担心孩子不如别人,害怕孩子未来没有更好的出路。

纪录片《了不起的妈妈》中,上海妈妈宝妮全职在家,刚开始对女儿的教育要求并不高。

可女儿一上幼儿园,看到其他同龄人小孩会的东西比女儿多很多,情绪一下子崩溃了,觉得比自己不会还令人紧张。

为了不落后别人,宝妮开启了“鸡娃”模式。

每天要求女儿长时间练习小提琴,站姿不对会立马纠正女儿。

女儿只要弹错一个音,她就火急火燎地在身旁大声呵斥。

不允许女儿休息,连5分钟都不行,一门心思想女儿能顺利考上知名学校。

很多次,家人都觉得宝妮离“精神分裂”不远了,甚至还找心理医生想帮宝妮一把。

但宝妮一想到备考时间紧迫,万一女儿没考上,后面的路更难走,她就忍不住大吼大叫发脾气。

很多和宝妮一样的父母,之所以深陷“焦虑”这样的负面情绪中。

很大程度是觉得自己能给孩子提供的东西远比过去的多,孩子没理由会输给别人,只要自己再看得紧点,孩子一定能比现在更好。

只是,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。

孩子的成长,不是光靠父母使劲就行。

相反,父母的紧张兮兮、焦虑暴躁,成了孩子生长的坑,毁掉了孩子的生命活力。

前不久回乡下,意外得知表哥的初三儿子辍学在家,整天窝在房间里玩游戏,足不出户。

印象里,这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不错,就是父母管得严。

别的小孩天天到处撒泼打滚,他早早被逼着认字、看书,背英语单词。

为了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,表哥花钱把他送到镇上读私立学校,周末还联系私教给他上辅导。

因为迫切希望儿子能考上好学校出人头地,改变农民后代的命运,表哥拆迁拿到的钱,舍不得自己花,全投资到儿子身上。

只是没想到,倾尽一切“逼”孩子成才,结果和预期完全不一样。

没什么休息时间,结交不到朋友的儿子,在私立学校变得很不适应,常常假借参加社团活动跑去网吧玩游戏。

后来被班主任发现后叫家长,表哥震惊不已,无法相信这是事实。

见东窗事发,孩子也不藏着掖着,直言“受够了这种生活”,不想读书,讨厌上进,只想当个废人躺在家里。

如今,表哥怎么劝也劝不动,只能任由儿子在家无所事事,浪费人生。

不是所有的孩子,都能如愿照着父母设计好的蓝图蓬勃生长。

当他们被上紧发条,按部就班的时候,就注定变成父母手中的木偶,一举一动只能任凭别人操纵。

孩子何尝没想过反抗?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意志、认知和想法。

只是父母的强势、压迫,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,时间久了,他们就放弃挣扎,放弃自己了。

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文·马歇尔说过:

“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,我们不应该怪花,而是从自己的种植等方面寻找原因。”

如果孩子的成长和原本的预想不同,这可能跟孩子无关,问题根源在于父母。

父母爱孩子的热情和心意,这毋庸置疑。

但孩子未来的造化,其实充满不确定性,不是父母想怎样就会怎样的。

不要总想着给孩子打鸡血,逼他快快成长,而是正视孩子的现状,接受他的平凡和普通。

这种无条件的理解和接纳,不是放弃孩子,选择躺平,而是尊重孩子的天性,不让成人世界的焦虑感压垮孩子的心灵。

孩子未来的路,还没走到五分之一。

就算他现在还没有惊人的成绩、过人的表现,也要放平心态,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许多教育方法都在教父母学会读懂孩子,和孩子沟通。

但最根本的关键,是父母有必要看远一点,用未来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现在的世界,给孩子最好的兜底支持。

不要妄想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,而要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。我相信,这是帮助你从育儿焦虑中解脱的真正的父母之道。

所以,能做的,就是我此刻多把握住我的现在,以后,孩子也去把握住她的现在。她究竟怎么把握,我不得而知,也无从控制。这么想,就没有太多可焦虑的。这被我称为“正念育儿”。

本来,焦虑,就被定义为对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的担忧。而我们真正要做的,不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担忧,而是在把握住现在的同时,去展望、拥抱未来的各种不确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