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智慧的父母,不会拿孩子和别人比

时间:2020-04-11   浏览量:1589    作者:原创

很多父母会拿自家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,会经常说:“你看谁谁,人家孩子多听话啊!”“人家孩子成绩多好啊!”“谁谁都能替妈妈做事了,你看你能做什么?”

这些话语听起来熟悉吧,貌似我们自己小时候也是被这样教育的。现在我们长大了,却忘记了小时候被这样教育时候的心情,潜移默化地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脱口而出。

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:“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。”

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许多父母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,他们总是以充满赞叹的口吻对自己的孩子说“你看看某某多厉害",一边赞扬着别人家的孩子,同时又在无形中贬低着自己的孩子。

中国的父母,惯用比较式教育,想激励孩子、表达对孩子的期望。

他们忽视了这种方式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,总是被父母比较、挑剔的孩子,反而容易变得差劲。

《少年说》里,一位学霸男孩登上天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:

“每次我数学考满分,我妈却总是会说,很正常,别人比你厉害的多了去了。”

台下的妈妈回应道:

“我就是怕你骄傲,想让你更努力。”

看到自己的委屈完全不被理解,男孩哭着说:

“但你也不能只看我的短处,不看我的长处啊!”

本身已经很优秀的男孩,依然免不了被比较,长久以来都得不到妈妈的肯定。

妈妈想用别人的优秀来激励孩子更加努力进步,结果很明显,带给男孩更多的是满心的委屈与苦楚。

这种激励,其实是一种负向激励,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。

心理学家苏珊·福沃德博士在《中毒的父母》一书中写道:

“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,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,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。

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,常常容易自卑,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,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,导致许多极端行为。

如果长期被比较、挑剔,一直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,孩子会慢慢将父母的评价变为对自己的认知,自我否定,“我是不行的,不值得被爱的。”

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,有的孩子变得叛逆,放弃努力、自暴自弃:“反正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,那我有什么好努力的”;

有的孩子胆怯自卑,习得性无助,遇到难度大点的事情就退缩逃避,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行,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,于是庸庸碌碌地过一生。

总是被比较、缺乏自信的孩子,也会习惯于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,容易产生嫉妒心理,不能真诚地看待朋友的成就,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,难以活出真正的自我。

电影《地球上的星星》中有一段很暖心的台词:

“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的跟别人一样好,

只需要发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,你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。

是啊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,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由于基因、天赋、性格特质、成长环境、培养方式都不一样,所以行为表现、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肯定会不尽相同。

我们总是能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,是因为有限的视角和被动接受的信息让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,只能看到那些优点;

而由于内心的焦虑不安和期望孩子能更加优秀的心愿,又使得我们常常带着偏见去盯着孩子的缺点,忽视他的优点。

你怎么知道你家的孩子,会不会也是其他父母口中那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呢?

智慧的父母,不会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。

他们会用这份时间和精力,去发掘自己孩子身上的优势和潜能。

比起挑剔,他们更愿意看到孩子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,肯定和欣赏孩子,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。

比起不断地强调孩子的缺点,我始终相信孩子的自尊心、自信心才是他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,是他成长进步的有效驱动力。

对我们每一个父母来说,这都是一堂需要修炼内心和不断学习的必修课:

了解每个孩子生命发展的独特性、立体性和可调节、变化的特点,不比较,不给孩子贴标签,看到孩子更多的可能性,这样才不会给孩子的成长设限;

客观看待孩子,发现缺点的同时,也要看到他的优点和进步,接纳孩子的特点和不足,懂得鼓励、肯定和欣赏孩子,扬长避短,用优势带动劣势,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自信、获得勇气。

真正爱孩子的父母,会鼓励孩子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,并在某方面深钻苦究,他们会给孩子足够的信任、期待和支持,让孩子以最大限度发挥自我价值,并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。

如果真要比,就自己跟自己比,今天跟昨天比,这次跟上次比,父母不断指导孩子“自己跟自己比”,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,孩子都会积极向上,充满自信,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性循环,逐渐成长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