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真正好的父母,不会过度干涉孩子交朋友

时间:2020-10-19   浏览量:1369    作者:

有的孩子确实有社交困难,但据我观察,很多父母眼里的社交困难跟实际情况还有较大出入。更普遍的情况是,孩子们面对的不过是正常社交中会出现的磕碰,却被紧张的父母们解读成了困难。究其原因,一部分自然是心疼孩子,另一部分可能也是父母将自己小时候受的伤投射给了孩子,从而放大了孩子的

如果孩子是谨慎慢热的性格,父母尤其要对自己这种急于护犊的倾向保持觉察,因为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刺激父母过度保护,同时也更容易以退缩回馈父母的过激反应,反而最终实现了父母关于孩子社交困难的预言式担忧。

小时候,我跟同学闹矛盾,被气哭了,回去告诉大人。

大人说:那个孩子就是调皮,下次你别跟他玩了。

班里转来一个女生,染了黄头发,我觉得很新奇。

大人说:好孩子谁染头发?你少跟她玩。

同桌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,喜欢照镜子、扎各种发型,衣服混搭着穿。

大人又说:她心思都在打扮上,不在学习,别跟她玩。

类似某某如何如何不好,你别跟她玩这样的叮嘱,从小到大我听了太多。

现在的我经常感到寂寞,知心朋友就那么几个,到了新环境也要很久才能适应。

我渴望有很多朋友,但每认识一个朋友,我很快就能在她身上找到如何如何不好的地方。

俗话说: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

我也明白这个道理,但实践中往往不由自主就进入一个社交死胡同。

现在回想,就是因为小时候缺乏与同龄人的磨合、沟通、对峙、谈判、妥协,缺乏孩子之间那种一会儿打架一会儿又和好的不较真社交态度,我才对交友这件事形成严肃刻板的印象。

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指出:

孩子的朋友圈应该是自然形成的,家长要让他们自然筛选。

你要知道,孩子是从来不在乎朋友是什么家庭出身的,能玩到一起就好。

让孩子以自己舒服的方式交朋友,他才能在自然筛选中积累起丰富的社交经验,自如地应付人际关系。

不用担心孩子学坏,父母的三观就是孩子的三观。

令人不适的友谊,孩子也会自行远离。

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钱志亮说:

比起对孩子不闻不问的家长,最让人感到头疼的反而是那些对孩子过度重视的家长。

交际用语一句句背,说话语气一遍遍调试,连孩子做梦家长都暗示她要梦到朋友。

这样事无巨细的指导,看似体贴入微,实则细思极恐。

父母密不透风的管束,只会逼得孩子越发讨厌社交。

有的家长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:大家不跟你玩?没关系,爸爸妈妈陪你玩。

综艺《亲爱的小课桌》上的凯凯妈就是这样的。

妈妈平常给凯凯布置了太多作业,导致凯凯没时间跟同龄人玩。

在经历搭讪失败、强行入群失败、吓唬小朋友以引起注意未果、自说自话等一系列尬聊后,他失落地离开了。

回家后他告诉妈妈:大家都不跟我玩,后来我就写作业去了。

妈妈说:

那也好呀,你要玩什么?你跟我讲,我们晚上再陪你玩。

大人跟孩子玩,怎能代替孩子们之间的玩呢?

主持人李艾说:

大人总会让着孩子,尤其是小孩子,所以小孩子必须要跟他的同龄人在一起,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子的。

孩子们之间,会争抢玩具,会被拒绝,会意见不一致……有各种各样的磨合。

他们会在反复磨合中逐渐找到彼此都舒服的交往方式,建立起情感联结。

这个联结过程是孩子凭自己的智慧争取来的。

而大人却不会跟孩子较真,往往在孩子不高兴时妥协、退让、放弃原则,但这不是真正的社交。

更重要的是,朋友带来的快乐,是家长取代不了的。

因为大人很难像孩子一样认真玩耍。

而孩子们之间却可以玩得更开心,大家有分工、有配合、有协调、有分享,玩得真诚而畅快。

鼓励孩子跟同龄人玩,就是让他体验交朋友的乐趣,感知社交的魅力,在玩乐中学会与人相处。

再多的玩具,代替不了玩伴。再优秀的父母,代替不了朋友。

众生万象,各有不同。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,他们才能见识人间百态,体验社交情感。

真正好的父母,不会拒绝孩子交朋友。

当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,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的时候,他自然能辨别哪些朋友是值得交的,哪些朋友是不值得交。

当然,我们不能从一两件事就断定一个朋友到底值不值得交,也不是所有不值交的朋友,他们的身上没有一点优点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智者的交友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