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  |收藏网站欢迎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

4000-1314-02 0755-86626632

logo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您可靠的心理“解救”管家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白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咨询热线:4000-1314-02

座机:0755-86626632

邮箱:
xinheguanai@126.com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北世纪假日广场A座瑞思中心23层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心理文章 » 心理知识百科 »

被父母看见越多的孩子,自卑感越少

时间:2022-06-28   浏览量:951    作者:

蒙台梭利曾说过:“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,都会开花结果。

不仅影响他的一生,也会决定他的一生。

人类最深层的本性,莫过于得到别人的认可。

即使是孩童也不例外。

如果连最亲近的父母,都无法看到孩子身上的亮点,反而把目光总集中在他的不足之处。

那么长久以往,自卑,怯懦,甚至愤世嫉俗都将成为他永远抹之不去的人生底色。

在养育关系中,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比指责打压更糟糕,这会让孩子的心理一直处在干瘪无法充盈的状态,空虚、缺乏动力会成为人生的主要基调。

说好听点叫共情的缺乏,难听点叫做精神虐待。这样的养育者,完全无法从人的内在基本状态出发,去看见和满足一个孩子的合理需求。

当然从现下来说,更多父母纠结的是,一味满足物质要求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?比如一双运动鞋动辄千八百块甚至更贵,买还是不买?

其实满足孩子并不会使其变坏,关键在于,父母满足孩子的同时,不要把自己奉献进去。

不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:一种是制造内疚,另一种是助长孩子的自大。

“节衣缩食都是为了你”或“你就是公主、王子殿下”,都很难让孩子把父母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;而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走向你是你、我是我的分化状态。

如果现实条件允许,就没必要人为地增加困难。

自卑,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内部总是对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感到困难。

换句话说,当我们总是不被“看见”,自卑感就油然而生。

不少人在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后,开始进行所谓的“报复性补偿”。

比如买很多衣服不穿,最后带着标签送人;连续一个月买自己小时候渴望但吃不到的食物,直到吃吐为止;买各种玩具补偿童年遗憾等等。

这些行为都是在为早年的心理匮乏买单,但往往短暂的满足过后,内心依旧空空如也。物质的满足,解不了精神的饥渴。

每个人都曾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,那里是一个黑洞,但却能够提供全然的满足。出生之后,需要一个功能完好的养育者继续满足我们原始自恋的需要,这就是婴儿被“看见”了。

足够敏感的母亲,直接在身体上就会识别和感知到婴儿的需求并立即满足。这对孩子早期与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,都至关重要。

温尼科特在治疗一个早期创伤的女病人时,使用过这样的方式:他会在窗帘后面守候这位年轻的女病人。当她来到门前,举起手准备敲门时,温尼科特就打开门,仿佛她希望他出现的愿望,真的把他创造了出来。

温尼科特对病人的理解程度极其深刻。他“看见”并满足了她想要创造出一个可供自己使用的妈妈的全能幻想,这成为他们治疗的起点。

从大师的治疗思路我们可以得知:在生命的早期,看见孩子,提供自己被孩子使用,才能跨越原始自恋的需求,帮助孩子迈入下一阶段的成长。

同时,看见、满足和回应孩子,能够增强他们的现实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能力,而不是继续待在幻想世界中。

这正是很多自卑者的症结所在,因为现实的残酷,总是会挫败幻想中的美好。他们总是以幻想为标杆,去衡量和看低现实里的自己。

对孩子感兴趣,而不是对外在的成就感兴趣

父母也可能是曾经自恋受伤而自卑的孩子,不可避免的会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犯错。很多时候,越是想培养出更自信的孩子,却在做法上适得其反。

比如,当众赞美别人家孩子的长处,奚落自家孩子的短处,美其名曰想让你更上进;逼迫孩子表演才艺,敦促孩子成为在别人面前的“展览品”,目的是掩饰自身的自卑,却不管孩子是否愿意。

这些做法都会带给孩子一种感觉:父母对我这个人和我的感受没兴趣,只关心我能不能为他们带来价值。

当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只能与外在的价值做捆绑,即使TA取得再大的成就,还是自卑和不快乐的。

原因在于,成就对应的不是原始的客体。原始客体是什么?——孩子你什么都不用做,你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。

这会为孩子的身心注入能量,真正形成自我的动力,对自己自信,也积极创造外在价值。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一书中提到: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,而是来自与“理想中的自己”比较。

孩子要发展“健全的自卑感”和“理想中的自己”,前提是被父母真正关注、尊重过;否则,就不得不活成“别人理想中的自己”了。

可以说,几乎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自卑的。

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:“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。”

正常来讲,自卑不需要被我们完全驱除,养育关系也不可能尽善尽美;只是在影响个体发展的时候,尝试以爱将其转化。

父母的一举一动,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,都会被那个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的孩子,接收并内化为认知,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伏笔

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灌输,而是灵魂之间平等的唤醒与陶染。

无论是根或是翅膀,这一份力量最终都将根植于内心。

为孩子积蓄和储备这个能力,便是我们身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。